第33章:越级封长

南兴帝淡声道:“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载:皇女皆封公主,仪服同列侯。其尊崇者,加号【长公主】,仪服同蕃王,所谓封‘长’,是由皇帝赐予‘长’的尊荣,代表特别恩宠,并没有规定非是嫡长女,才能封长。”

“史上,有汉武帝的嫡女,卫长公主,在【非长】的情况下,越级封‘长’,朕此举有史可据,有例可循,无不妥之处。”

扶光公主一出生,便享有嫡公主才有的尊正爵位,她这个嫡公主的名位,是贵妃娘娘本该以皇后之尊,却屈身为妃换来的,是太尉府满门忠烈换来的,有谁敢说她其位不正?

效仿汉武帝非长而越级封长,有史可据,朝臣们明知不妥,却也无法再反驳什么。

然而,越级封‘长’还在其次,真正让朝臣们骇然的,还是‘护国’这个封号。

“历朝历代如护国、镇国之封号,关乎社稷兴衰,不能轻易赐下,故凤毛麟角,请陛下三思而后行。”

“越级封长有史可循,臣等无话可说,但封号实有不妥之处。”

“请陛下另选拟定。”

“……”

女子不得干政,如果需要参与政事,必须要一个理由和相符合的爵位、官职。

史上有‘镇国’和‘护国’,具有安邦定国之能,在特殊时期,有佐辅幼帝,越过皇太子,享有监国之权,故在史上凤毛麟角。

是一种允许干预政事的权力象征。

所谓‘护国’公主,并非单是指‘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’的尊荣,是其“护国”之名意指:

——可参政,可越过宰相,直接递上奏章,并且可以处罚侯爵以下的官员。

史上,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‘镇国’太平公主,乃名副其实的摄政公主。

扶光公主仗着尊仪天授,明里暗里干涉朝政,在朝野上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,早就引起不少大臣不满。

早些年,扶光公主提议,要重修徽港大坝,就有御史台的老臣,指着她的鼻子,大骂她劳民伤财,还直言女子不能干政,说了一堆男尊女卑,女德闺范的大道理。

年方十二岁的扶光公主,就站在大殿中间,也不反驳,只是命张德全:“派人把这位老大人的老母亲,请上堂来。”

满堂死寂。

等到老大人的老母亲,被抬进了太极殿,扶光公主看着老大人说:“老大人请继续说,扶光听着就是了。”

老大人瞪着自己的老母亲,什么男尊女卑的大道理,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。

“男尊女卑很是没得道理,照老大人的意思,男子天生高贵,你便不必以孝为先?不必孝顺老母,上下有尊卑,照老大人的意思,你是男子,身份天生高贵,我为女子,你便不必尊重我?”

只一句话,吓得老大人扑通跪地,要知道上下有尊卑,乃为礼法,不可逾越,公主为尊,他为卑,岂可不尊公主?

扶光公主又笑一声:“男尊女卑,原是指男子当自尊,自强不息,女子当谦卑,应厚德载物,老大人断章取义,未免让人觉得老大人无知,且学问不足,误人子弟?如此又如何替天下请命,为民生谋福,安能治国辅政?”

自此之后,便没人敢拿什么男尊女卑来压她。

只是公主干政一事,始终没有摆到明面上来。

陛下封扶光公主‘护国长公主’,却是光明正大地将公主干政摆到了明面上,甚至是昭告天下。

南兴帝对大臣们的意见,充耳不闻。

散朝之后,就有悍不畏死的朝臣们并不死心,上奏此事,并奏明诸多不妥之处,请求陛下,收回成命,另选拟定。

御史台默认陛下越级‘封长’的不妥行径,以为退一步,陛下会更容易接受。

哪知!

“护国,历年来,都是自身尊贵,品行好,能力强,有福泽庇佑家国之人,”南兴帝面上一片莫测之色,“朕的扶光,母族戚氏,满门忠烈,皆为我南朝立下汗马功劳,穆贵妃贤良,堪为‘佳偶’,‘良佐’,亦是懿德之范尔,扶光天降祥瑞,尊仪天授,自一出生,便佑我南朝社稷,才有了如今南朝的中兴盛世,护国之名,名副其实。”

朝臣们竟无言以对。

南北两朝一百余年来,一直干戈不休,自扶光公主出生后,北朝第一武将世家,俞氏衰亡,南朝社稷安稳。

扶光公主天降祥瑞,实在太深入人心。

谁也说不出一个反驳之词。

朝臣们更担心,将来扶光公主利用‘护国’封号,干权涉政,真的做了摄政公主,可这种话,实有危言耸听之嫌。

御史台刚被扣了一顶‘言论不实’的大帽,陛下还没有发落,这个时候说这等还没影的话,岂不是嫌命太长了?!

至于承恩公府!

自是不甘,姜扶光被封护国长公主,明目张胆的干权涉政。

可李延一事,已经让陛下对承恩公府猜忌愈深,陛下在南书房斥责三皇子,就是在敲打承恩公府。

承恩公不久前,也收到林弦照传回的消息,北朝使臣被杀害,已让他有种大势将去之感。

此时,就更不能跳出来公然同陛下作对,以免厌恶君前,那么三皇子立储一事,就彻底黄了。
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

当然了,又有以太尉府为首的一干大臣们鼎力支持,使这件明明有些荒唐的事,竟也在情理之中了。

张德全亲自去公主府颁旨。

姜扶光穿了翟衣礼服,携府里一干人等,跪于公主府外迎接听旨。

“……封扶光公主护国长公主,食邑万户……”

宣读圣旨的张德全,却是心惊不止。

西周封公建侯,实行采邑制,邑地代表的是诸侯的封地大小,及户民多寡,及对封地有统治权,后期各朝为了遏制诸侯的势力,采邑制也逐步削弱。。

到了南朝,实施九品中正制,采邑制成了皇室宗亲的专邑,而受封者只有分封的户数,没有具体封地了,改为征敛民户赋税。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站内所有收入仅用于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。
本站采用PT系统,网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,本站服务器不存储任何内容信息。
Copyright © 2023 http://www.fenlans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